周播、时长四小时、场均百万级成交……过去一年每周六晚上六点半,“不会”都准时出现在视频号直播间。
两年多前,“不会”在视频号正式发布自己的视频作品,凭借高质量内容,累计吸引超50万粉丝。
身为服装品牌“似云”的主理人,“不会”却很少在视频里直接介绍产品,更多是分享人生感悟,内容看上去风轻云淡,但带货成绩非常能打——客单价高,春夏季客单价一般在1000~1500元,秋冬季翻倍;直播数据稳定,场均成交百万以上。
一个不怎么介绍服装的视频号创作者,如何把“品质”做成影响力?如何进一步把品质转化成节节攀升的经营数据?以下是“不会”的答案。
入驻视频号前,“不会”觉得有争议点、话题点的视频往往有更高的传播数据,这让她陷入迷思,“难道想要流量,必须要配上有争议的内容吗?”
一条视频号爆款的出现,终结了她的困惑。
2023年6月,“不会”视频号更新了画面和文案都相对平淡的视频,但这条视频取得了意料之外的传播效果,10万+点赞,近千万播放。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它让“不会”明确,正能量、不引起争议的内容也能跑得通、得到用户的认可。
此后,“不会”明确了创作正向内容的思路,谈论关于生活、自然、气质、年龄、健康、情绪、身材、微笑等主题,分享自己对于美好生活与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基本保持每日更新。
“不会”的团队没有编辑、文案、剪辑、后期、专业摄影师等能替她生成内容的岗位,她更趋向于从头到尾全流程把自己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带给观众,把“舒适、自信和品味”传递到每一位用户面前。她对内容品质和直播货品的执念,构成了她的视频号核心竞争力。
2023年年中,“不会”视频号尝试了两次直播带货,效果并不理想,复盘后发现问题在于粉丝对“不会”这个账号并没有明确的认知。
自2023年6月起,“不会”把视频号所有更新内容均打上了“只做高品质好衣服”的水印,这就像一个指示牌,把目标用户吸引到自己的场域。
蛰伏半年后,“不会”视频号重启直播带货。为了将视频内容的影响力延续到直播间,“不会”视频号采取了这些方式:
● 每周的视频里都穿上当周新品,文案虽不讲衣服,但穿搭就是最好的展示。
● 正式开播前两天开启“预约局”直播,不卖货只种草,告诉用户周六晚会上新哪些衣服
● 在短视频上挂直播预约链接。
有了一系列的准备和沉淀,“不会”视频号直播带货进展顺利,现在每场直播场观稳定在2~4万人,GMV稳定在百万以上。
在直播带货这样快节奏的行业,她们选择了一种“平衡”:每周只开播一次,开播频次并不高。
这是他们综合许多因素做出的选择,“如果我们保持长时间、高频率的开播,那势必没有时间分给生产、质检和客户服务。我们是在以做实业的心态做事业,希望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接一波流量收割。”
固定的开播时间背后也有考虑,他们想让用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买习惯。
直播时,“不会”介绍衣服力求全面客观,不仅讲好的一面,容易皱、有点透、是否起球等面料特性,适合什么样的身材身高等都会逐一讲清楚,因为希望用户做“理智而迅速的决策”,而不是头脑一热激情下单。
对衣服的品质把控,对全链路服务能力的把控,种种细节的汇聚,共同造就了“不会”视频号内容与直播带货的高品质呈现,也获得了用户认可。
“在视频号生态经营,幸福度很高”
直播时,“不会”的做法有些独特:其他直播间流行的话术、互动方式统统回避,介绍一个衣服款式有时会用20分钟。这不符合大部分直播间给人的印象,但“非主流”的做法同样能吸引到同频的人,她不想让用户在自己的直播间感到乏味和重复。
“非主流”的做派既源于个人风格,更离不开视频号生态给的底气。
她觉得,视频号的用户有和谐、温暖的感觉,他们更喜欢正能量的东西,更有耐心,一场直播平均观看时长能达到近13分钟,“这是视频号独有的”。
视频号更大的包容度,让“不会”可以放心做自己喜欢的内容,按自己舒服的节奏经营。“我一直说,在视频号这个生态里经营,幸福度是很高的。”
现在,视频号已经成为“不会”新品首发的首选渠道,因为“生态的优质性就决定了货品的趋向性”。
跟随平台步伐,“不会”接下来的规划是依托微信生态全域,发挥微信公私域之间能够流转的优势,将视频号、公众号等公域的用户沉淀到私域,以一对一的方式做更好的服务,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粘性和复购。同时,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扩大规模和圈层的方法。
在“只做高品质的好衣服”的路上,“不会”仍在温柔而坚定的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