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商家、达人:
近期平台在巡查中发现,部分商家、达人在商品分享过程中存在“品牌混淆”的情况,误导用户错误认知或混淆商品品牌,损害用户购物体验和破坏平台生态环境。为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带货环境,即日起,平台将对“品牌混淆”违规行为加大排查力度,请各位视商家及达人做好相关问题的自查,主动做好相关问题的自查,下架违规商品链接,停止推广违规商品,避免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不符合平台规定的商家和达人,平台将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处理。
商家、达人发布容易导致用户对商品品牌产生错误认知的商品或信息。
包括但不限制于如下场景:
(1)商品品牌混淆:所发布商品使用他人品牌的图形变异或品牌变形词/衍生词。
(2)商品外观混淆:展示商品名称、外观、装潢等与大众所熟知品牌商品相似。
(3)宣传话术混淆:介绍商品信息(包括视频/直播画面、口述、宣传行为等)时误导或诱导用户混淆品牌。
平台会通过人工排查或系统排查的方式抓取目标品牌或商品,同时从品牌LOGO图片、商品图片、流量情况、宣传行为、评价数据、售后数据等多个维度对异常的商品数据进行核查判断,并根据普通用户对特定品牌或商品是否会产生错误的认知来确定该品牌或商品是否存在品牌混淆的行为。比如:
(1)企业字号或平台昵称中使用了他人的注册商标;
(2)发布与其他品牌商品外观相似的商品,包含但不限于外包装、内包装等;
(3)使用他人商标的变形词/或衍生词描述商品(如错别字/拼音/特殊符号等);
(4)店铺名称/Logo中使用了他人品牌的图形变异/品牌变形词/衍生词等。
违规举例 | 可能带来的问题 | 违规举例 | 正确做法 |
商品外观、装潢等与大众所熟知品牌商品相似,通过混淆商品外观造成用户对其经营品牌产生错误认识。 | 用户在不清楚品牌信息的情况下购买到与大牌相似的商品;购买后发现商品不符合预期,带来退款、投诉举报等不良后果。售卖混淆商品可能会侵犯原品牌的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构成不正当竞争,或面临法律诉讼和行政处罚。 | 售卖商品带有品牌标识的,需在微信小店后台上传对应品牌授权资料。进货的时候,提到“大牌”“名牌”需多警惕,辨别是否为混淆商品。卖货的时候,保证商品标志完整,不要挡住商品标志。 |
商家、达人应避免销售、推广与知名品牌相似的商品,易混淆商品可查看:《商标&外观》混淆案例库
请各位商家、达人严格遵守上述规范,共同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针对违规行为,平台将依据以下规则中的相关规定,对商家、达人采取封禁视频号橱窗功能、暂停使用直播能力等处置措施。针对情节严重、多次违规的商家、达人,平台将采取较长期或永久封禁视频号橱窗功能、永久封禁视频号直播能力的处置措施。
相关规则公告: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202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