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心
首页
平台公告
规则中心
学习中心
社区交流
95 后硕士返乡直播卖鱼,月入百万销售额只是小目标
微信小店运营团队2023-08-23

石岛镇位于山东威海荣成市,自古以来就是渔业物产丰饶的港口小镇,当地居民世代以捕鱼维生,三面环绕的海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捕鱼船只。

而今,新鲜强烈的鱼腥气息之中,也开始混入了科技味道。

小镇青年邢云飞今年 27 岁,在北京获得高分子化学硕士学位后,他选择回到这片打小出生长大的海,利用在外学习的互联网知识开启了直播和短视频的创业之路。2022 年底,他正式意义上入局视频号,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实现了月入百万销售额的小目标。

但对他来说,这一切才仅仅是个开端。

父子上阵,单账号月入百万销售额

邢云飞关于视频号的尝试,是先把老爸拉下水。和许多当地人一样,邢云飞的父亲是在海上漂了一辈子的渔民,对渔业和鱼的品质拥有 30 多年的经验。

疫情期间,云飞无法回到学校读书,于是在家里开启了账号“渔民老海”,为父亲拍摄短视频和做直播。视频和直播内容多是“铁壳船出海捕鱼”“码头卸货”等直击现场的场景,视频风格自然、纯朴又真实。许多人吃了一辈子的鱼,还是第一次见到渔民捕鱼现场,因此受到许多粉丝的喜爱。

而这种粉丝也相对来说容易被转化,“我们天然最大的优势就是场景优势,码头多、渔船多,采用直接溯源的方式,告诉粉丝现在卸货的鱼就是发货给你的鱼,大家都很喜欢看。”云飞坦言,“从鱼到底是怎么来的,如何加工的,怎么做比较好吃,我们全部‘透明化’。拍摄过程也不复杂,直接举着手机实地拍摄就可以,不需要大吵大闹地去‘演戏’,有什么就说什么。”

“渔民老海”在视频号的第一次直播就冲到了10万场观。那是一个大雪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架子上晒着干鱼,云飞和父亲站在雪地里一播就是7个小时,为粉丝详细介绍着自家的鱼。直播结束时,积雪厚到即将没过膝盖。

目前,“渔民老海”账号的UV价值能达到1,也就是10万场观可以转化到10万销售额。

但是云飞的志向并非只是做火一个账号,更希望能够作为三农领域的MCN,带动当地渔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因此,在父亲的账号搭建起来之后,云飞也开启了矩阵化的尝试,试水“云海优鲜”的账号,打造“95后化学硕士”返乡创业的人设。

化学硕士的身份,在云飞看来,也是可以为事业添砖加瓦的要素之一。在消费者质疑产品含有添加剂的时候,他可以站出来用专业知识告诉大家,如何去分辨鱼是否被泡了化学添加剂,真正的原生态是什么样的。

在这一来一往之间,和粉丝之间的信任被建立起来。今年 3 月份,正值捕鱼旺季,云飞通过“云海优鲜”的账号直播带货,单月的销售额超过了 100 万,场观最高可达10万人,同时在线超过500人,UV 价值甚至高过父亲的账号,达到了2-3。

截至5月份禁渔期停播,这个账号和”渔民老海”一起,已经成为了公司的两个主力账号。

私域能量,一万个买东西的粉丝

云飞用信任一词来描述他们和粉丝之间的关系。信任来源于内容的真实与接地气,而将短视频的流量承接到私域中进行精细运营,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知道这个东西的‘威力’有多大。”云飞提到,“现在我们私域买货的人有1万个,是真正买东西的人。”

每年9月开海,云飞他们都会面临一波销售旺季,中秋、国庆、元旦、新年等节点纷至沓来,许多粉丝会选择购买海鲜礼盒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而这些生意,都发生在他们的私域中,粉丝会提前预定某一艘出海的船,船到岸之后马上打包发货,实现真正的一手货源从原产地直达餐桌。

生意之外,私域也为云飞父子和粉丝间带来了更深度的情感链接。由于常用山东当地的胶东话直播,再加上父亲作为北方汉子的豪爽直率形象,渔民老海的账号吸引了一波老乡。这些老乡中有生活在当地的,也有漂泊异乡多年的,有退休的老干部,也有海鲜海产的从业者。

曾有一位远在青海的石岛老乡,在短视频中认识了老海这位朴实的“老船长”,于是决定回到家乡来看一看,和老海一起坐下来品尝一口家乡的海鲜。在这已经无人相识的家乡,他十分感谢“老船长”给了自己一个“回家的理由”。

在云飞看来,让老乡们聚集起来,是和把鱼卖出去一样,“有意义的事情”。

返乡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现在懂鱼的父亲主要负责公司的采购、选品、质检和打包等工作,懂新媒体的云飞则主要负责账号运营、内容策划等工作。而在他们背后,则分别代表着老一代传统渔民与新一代数字化时代年轻人的协作融合。

最初云飞做出回乡创业的决定时,身边的大多数人报以不理解的态度。父母做了一辈子的渔民,十分了解创业的艰辛,他们奋斗的目标就是不希望儿子再重复走自己的老路,身边的亲戚也纷纷指出,“好不容易供他到北京读了硕士,怎么又回来干老本行卖鱼了?”

更多的不理解是针对“直播”这件事本身。作为北方最大的渔港,过去石岛卖货的方式以线下为主,“一卡车一卡车地把鱼拉走”让渔民们感到踏实。而直播是什么,好像在对着手机“唱戏”一样。

但是当卖货量在不断上升的时候,当打包发货需要动员亲戚们一起来加班时,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大批量卡车无法来拉货了,海产品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快递寄走了。大家似乎理解了,“哦,直播带货原来是这回事!”

云飞坦言,从个体渔户的销售量上来看,直播带货的量肯定是超过从前的。相比传统打渔批发的模式,现在一个月的直播带货量约等于过往半年的销售量。

“我们直播带货的作用还有两个,一是帮渔民测品,看看哪些品是大众喜欢的,二是带动小型的渔船和工厂,将他们盘活起来。对于大集团来说,我们的量还是太少了,所以价格上会有一定的优势。”

父亲也看到了云飞的坚持和认真,甚至卖掉了陪伴自己创业半生的渔船,来支持儿子的事业。尤其是在粉丝的互动不断为他输入正反馈后,老海觉得自己不再是单纯的渔民,而是一个渔民代表,这让他愈加有自驱力。

许多和老海一样的老渔民也被他拉入了队伍,一起参与到供应链的环节。与此同时,年轻人则被云飞动员起来。原本由于当地就业环境受限,一般出外求学的年轻人是不乐于归乡就业的,云飞在发展直播事业的同时,也不断在安利在外的朋友们回乡。

目前和云飞一起工作的伙伴不少都是95 后、00 后,大多是中专、大专毕业,少部分也有本科毕业。他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和比较好的待遇,但他认为这份工作对当代年轻人来说,最棒的地方在于成长性。“了解这个时代年轻人该了解的前沿信息,否则去做基础的老劳动工作,成长性会相对低一点。”

改变不仅发生在渔民心中,荣成本地政策是另一剂强心针。2022 年起,荣成全面推行“荣归故里计划”,为返乡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多项优惠政策扶持。此外,针对直播卖货行业,也会进行专项补贴。

作为荣成归乡创业青年,云飞常常被政府邀请去各个乡镇、县城为渔民们开展培训,讲如何玩转视频号、如何做直播。尽管日常工作十分密集,但云飞还是很乐于去做这项公益事业,在他眼里,荣成的渔业、农业都十分发达,他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家乡打造出一张名片。

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现在荣成一个月做出百万销售额的账号已经有 4、5 个了,剩下的卖几千、几万块的就更多了。

对于未来,云飞的规划是,第一能够在年底把供应链做成熟,让品牌传递出声量,第二是能在当地做起来 500 个主播,让生态能够持久发展下去,第三是试水预制菜领域,让当地加工厂不再只是贴牌生产。

9 月 1 日,今年的开海期即将来临,老海和云飞的视频号直播又要忙碌起来。未来不远,一切正在萌芽中。

内容来源:【微信视频号创造营】

父子上阵,单账号月入百万销售额
私域能量,一万个买东西的粉丝
返乡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Copyright © 2018-202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